2014年恩施州环境监测站工作总结

2014-12-31 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字号
  2014年,州环境监测站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落实《2014年恩施州环境监测方案》和《2014年恩施州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确定的工作任务,以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重点,以水、气、声等常规监测为基础,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推动质量管理,为地方党委政府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2014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4年,我州主要河流清江利川西门及七要口、恩施大沙坝,溇水鹤峰江口,长江巴东黄蜡石、巫峡口、神农溪等7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分别为33%、83%、83%、67%、17%、17%、92%,梅子河、郁江、唐岩河、酉水、广润河、忠建河、龙洞河等其他断面均为100%;全州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恩施州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占总天数的96%;恩施市辖区2个降水监测点位全年未检出酸雨;州城106个区域噪声监测点位噪声平均值54.9dB。
 
  (一)认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完成各项监测任务。
  1.细化分解落实各项重点监测工作任务。州站按照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二五”恩施州环境质量监测网》的计划,结合全州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了《2014年全州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2014年全州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确保全州环境监测工作有序的开展,同时州站将年终考核任务及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到各相关责任科室,制定《工作任务分解表》,确保全年工作任务顺利实施。
  2.强化日常环境质量监测,为全州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州站组织对州城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等污染因子每日监测,综合分析API指数,指定专人每日向州局、省站报送。二是每月对地表水18个监测断面中长江巫峽口、黄腊石、清江大沙坝、神农溪西壤口、郁江长顺乡断面进行监测,单月对其它断面进行监测,每个断面监测项目20余项。三是每月对恩施市大龙潭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每季度对其它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4个大型集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61项,每年进行一次109项全分析。四是每逢降雨对全州4个降水监测点位监测硫酸根、硝酸根、镁、钠等9种离子浓度。2014年全年州站共取得环境质量监测数据18800个,编制《恩施州环境质量月报》12份,客观的向公众和州委、州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反映了恩施州环境质量状况,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3.精心组织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全州污染减排提供数据支撑。根据2014年省、州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2014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全面完成了1家国控重点废水污染源(湖北三峡酒业有限公司)、4家国控重点废气污染源(建始县泰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恩施州腾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来凤县金凤建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8家污水处理厂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全年共取得污染源监测数据4672个,编制监测报告52份,对其中已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排污企业进行了在线比对监测。通过及时上报、公开数据,较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为总量减排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各排污单位充分了解各自排污状况、加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服务。
  4.积极开展专项环境监测,为全州生态考核提供技术服务。一是认真组织县市站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控制断面水质监测(郁江长顺乡断面)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二是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2014年上半年,州站在恩施清江大龙潭三水厂水源地、利川一水厂水源地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陆域一级保护区各布设5个采样点位,进行了土壤采样监测,为摸清我州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撑。三是完成了恩施州辖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调查工作,共抽测了124个行政村。四是抽调专人专班,完成了恩施州2014年生态遥感监测野外核查工作。五是完成了饮用水源地水质109项全分析监测任务。
  5.严格规范服务性监测,为社会服务提供技术保障。认真按照《质量手册》、《恩施州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程序(试行)》的相关要求,强化验收报告三级审核,规范服务性监测流程。同时我站针对不同企业和项目特点,认真研究监测实施方案,合理选择监测时间,有效调度监测力量,科学开展环境监测,对一些重点企业,敏感地区,主要领导亲自抓,从专业角度做好解释协调工作,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截止12月,共签订合同40家,收取费用100余万元。
  6.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工作能力,为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科学数据。2014年上半年,州站明确了应急监测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并对州站现有应急设备进行了整理和调试,定期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维护,同时熟练掌握应急设备的操作技能。今年,我站成功应对了沪渝高速公路氢化钠燃烧、建始璜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废水及尾矿砂浆渗漏等3起污染事故。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提高队伍素质。
  1.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完成水质自动站的建设。2014年,按照省厅和省中心站的要求,投入省级资金近600万元,完成了恩施长沙河、利川雪照河和建始景阳河三个水质自动站的建设。目前仪器设备安装和单机测试已经全面完成,州站积极协调各方,完成了验收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落实空气自动站升级改造工作。2014年,州站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共投入资金220万元,对二个空气自动站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在以前SO2、NO2、PM10三项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PM2.5、O3、CO监测能力,同步安装城市摄影系统及能见度监测仪,并于2014年11月5日开始试运行,按照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向公众试发布恩施市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及各项指标监测数据。按照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统一安排,州城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发布恩施市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及各项指标监测数据。三是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州站初步完成了地表水109项全分析能力所需仪器,包括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28种国产仪器设备,液相色谱、ICP、GC-MS、吹扫捕集仪等10种进口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的招标采购,该项目共投入资金539万元。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一是州站按照年初制定的质控工作计划组织和开展了2014年度内部审核和年度管理评审。结合计量认证换证工作,修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范了各项工作程序。二是认真开展日常质控。定期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全年共发放站内质控样40支,考核项目19项;定期对8家国控污染源企业进行在线监测比对,全年共发放比对质控样120支。三是顺利完成上级部门的考核工作。全年州站接受了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考核、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质控考核;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考核、地表水环境专项监测质控考核考核、省站对恩施州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抽测考核、国家总站组织的2014年第三轮环境监测网能力验证考核。四是对州站全部仪器设备进行校验,确保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良好。五是完成了州站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申报与日常管理。六是加强县市站的质控考核。完成对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八县市环境监测站的质控考核工作,考核项目为氨氮、总磷两项;对利川站和鹤峰站环境质量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考核工作;利用抽查方式对利川站、鹤峰站、来凤站的实验室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完成对恩施站、利川站的持证上岗操作考核。
  3.强化队伍建设。2014年,我站继续坚持“三个原则”即以自我培训为主、外出培训为辅的原则;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原则;坚持培训人员、内容、时间三落实原则。根据本站实际需要,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为此,我站积极组织培训,全年共组织30余人次参加涉及8类不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其中省级培训20余次,总站培训2人次。
 
  (三)扎实推进机关建设,继续强化规范管理意识。
  一是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州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州环境监测站认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机关建设。2014年,州站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机关党建、综治、计生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项工作得到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
  三是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州站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2014年全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州站工作实际,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我们抓领导带头和典型示范,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通过一系列措施,干部职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发扬科学、诚信、准确监测的精神。
 
  二、2014年亮点工作
  一是配合《清江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完成了“一江九水五库”监测工作。州站组织在“一江”(清江)、“九水”(带水河、龙洞河、蔡家河-洗爵溪、高桥河、盐水溪、麻园河、四道河-巴公溪、沙河、高井河)、“五库”(大龙潭水库、山溪沟水库、金马水库、高桥坝水库、月亮岩水库)共设置20个河流与水库监测断面,完成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8项指标的环境监测。州站已完成了枯水期的数据汇总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报告的编制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二是完成了恩施州百万亩茶叶产业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按照州委王海涛书记2013年11月7日在州环保局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和《恩施州环保局2014年工作要点》,州站组织对全州百万亩茶叶基地的30个茶叶专业乡镇及巴东县金果坪乡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州站完成了监测数据汇总,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编制及图件制作,将茶叶基地环境质量地图印制3000余份,送至州四大家领导及相关部门,作为恩施州茶叶产业链建设环境条件的参考依据。州站与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共同完成了“全州百万亩茶叶基地茶叶品质调研分析报告”。
  三是在扩宽监测项目上有了新突破。2014年,州站以计量认证换证为契机,计量认证检测范围扩展了臭气浓度、硒、甲醛、硫化氢、总余氯、总铬等6项检测项目。通过省站现场指导开展恶臭监测业务,现已经可以独立开展恶臭监测。通过与亚行项目的合作,开展了清江底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检测,掌握了清江利川、恩施城区段底泥状况的宝贵资料。
  四是协同开展了清江水生生物监测工作。水生物监测一直是恩施州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项空白,今年11月,州站在清江恩施、利川段设点监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协助省站开展了清江水生生物的监测工作,这是清江历史上第一次对水生生物调查监测。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急需解决人员编制。州站要求具备109项全分析监测能力,按照相关规定,扩充项目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员共同持证,扩项之后,站内监测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平均每个监测人员需做15个以上项目,且“十一五”以来,新增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等工作,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等各项工作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监测人员严重短缺。因此亟待上级协调启用地方编制,增加监测人员。
  二是应急监测急需加强。州站原配备的环境事故应急监测设备,仅能应付一般环境事件(Ⅳ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很大部分定性及定量监测设备已经老化,仪器精密性存在问题,州站目前的应急监测能力非常薄弱。主要存在问题有两点:一是无基本专用采样车,日常采样都需经常租车,且普通运输车量对仪器设备损耗大,一旦发生环境事故,无法保障应急人员和设备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二是应急采样必需的快速定性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大量设备短缺,应急监测手段非常落后,无法满足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快速反应、快速组织、快速采样、快速分析、快速上报监测数据的要求。因此亟待上级预算和拨付环境应急监测所需资金,购置应急监测车辆和添置必备的应急监测设备。
  三是监测工作经费急需纳入州级财政预算。州站与其他市州兄弟站都属省环保厅和地方双重管理,但恩施州站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唯一没有被地方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的单位,所有工作经费、人员经费也是全省唯一没有地方财政补助的单位。以目前情况,维持正常运转总支出约490万元(包含人员经费、空气水质自动站运行等经费,不含仪器设备采购),2013年至2014年省拨人员经费每年约120万元左右(这也是历史以来省拨经费最多时期),其余全部依靠服务性收费来保障州站的正常运行。2015年事业单位改革要落地,州站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不能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监测工作经费、人员经费严重不足,若不尽快设法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州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2015年工作思路
  一是配合州局做好《恩施州“十三五”环境监测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规划编制队伍,收集资料,总结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二是完成好各项监测任务。在上级正常运转经费支持到位的情况下,重点做好水质自动站、空气自动站的日常管理和运维工作,确保正常稳定运行,并根据州环保局制定的具体方案,做好各县市主要河流地表水监测考核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为州委、州政府考核县市政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巩固完善计量认证成果,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三是抓好服务性监测及应急监测。进一步加大委托监测和验收监测工作力度,做好已签订合同的扫尾工作,力保监测站的基本生存和监测业务的正常运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四是推进环境监测站达标验收工作。在地方人员经费支持到位的情况下,组织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完成水质109项监测能力的扩项准备工作,保障每个项目至少有2个人持证,形成水质109项的实际操作能力,力争完成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达标验收。
  五是积极开展环保科研工作。今年,州站已向州科技局申报《恩施州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评估及保护对策研究》科研课题。相关成员将认真开展科研工作,把环境监测数据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六是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监测站的转型发展。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争取州局支持,请地方政府增加几个人员编制;进一步抓好党的建设及党员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做好综治、计生、文明创建、档案等日常工作。
 
恩施州环境监测站
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