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环境监测站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思路

2017-01-18 恩州环站发〔2017〕1号
字号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国深化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年,也是州站把握机遇促进监测事业大发展的一年。州站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全面贯彻从严治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和省、州环保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2016年恩施州环境监测方案》和《2016年恩施州环境监测站工作要点》,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2016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编制完成了《2016年恩施州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环境质量数据监测上报率100%,共上报有效数据23000余个,编制地表水、环境空气、饮用水等专项环境质量月报36份,《污染源季报》4份,编制其它各类监测报告128份,所有数据均及时上报。专项监测按照《2016年恩施州环境监测方案》完成了监测任务。
   (一)全面完成各类监测工作并及时上报监测数据。2016年,州站按照“三个说清”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地表水、空气、酸雨、饮用水水源地、城市噪声、生态、土壤等常规监测以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应急信访纠纷等监测工作,全年共获得上万个监测数据。
  一是认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组织对州城两个空气自动站定期维护,每日向公众发布AQI指数,并于今年9月27日完成两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社会化运维交接手续。今年恩施州已提前完成优良天数300天的省定目标,截止12月16日,州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优良天数率为87.4%,与2015年同期相比,2016年1-11月优良天数增加了27天。2016 年 1~11 月份恩施市城区 PM10均值为 65μg/m3,同比下降 14.5%;PM2.5均值为 48μg/m3,同比下降 18.9%。州站组织完成1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全州长江、神农溪、清江、郁江、梅子河、唐岩河、酉水、溇水、广润河、忠建河等 10 条河流水质均无明显变化,水质保持稳定。完成了全州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4个大型集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水质达标率100%。完成了全州4个降水监测点位逢雨必测,全年酸雨检出率为0;同时州站还组织对城市区域进行了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城市道路及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
  二是精心组织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州站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恩施州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坚持每季度对州内5家国控重点废气企业、9家污水处理厂、1家重金属污染企业等15家国控企业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获得了大量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同时州站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进行了有效性审核和比对监测,完成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全年共编制污染源监测报告60份,污染源季报4份,坚持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监测数据。今年下半年在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特别是11月25日至今,州站积极参与配合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北以来,承担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州环委会交办信访案件涉及污染企业的污染源监测工作,对全州环境执法和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三是积极开展应急监测工作。今年,在全州大范围洪涝灾害中,州站作为全州抢险救灾现场应急监测组,成功应对了山体滑坡引发川气东送恩施市崔家坝段天然气管道泄漏燃烧、咸丰县唐崖集镇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巴东野三关石马岭318国道航空煤油运输车侧翻漏油污染等突发事故的应急监测。在应急监测过程中州站及时提供了完整准确的监测数据,为事故的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受到州政府领导口头表扬。
  四是全力以赴完成专项监测。州站组织县市站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农村环境空气、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土壤等监测。今年4月,恩施州站积极调配4名技术骨干人员与各县市站积极配合,克服点位分散、路途崎岖不平和不利天气等困难,完成覆盖全州4县市共计6个土壤监测区域的27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风险点位现场复核工作。今年5月,州站积极配合完成长江巫峡口,溇水江口村,唐岩河周家坝,郁江长顺乡,酉水百福司镇,磨刀溪长滩6个跨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具体位置确定工作,并在7月5日与重庆万州区环境监测机构率先开启了跨省界水体联合监测,之后每月定期开展包括市州跨界断面在内的8个跨省市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并及时报送信息,为边界水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强化内部质量控制管理,狠抓队伍素质建设。通过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和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州站监测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一是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州站制定《2016年州环境监测站质控管理工作计划》,持续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注重对各县市监测上岗证的考核,做到了监测上岗全覆盖。组织对县市站、水质自动站及空气自动站不定期进行盲样考核。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和国家站组织的各类能力验证和质控考核,并顺利通过第一轮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验室水质氟化物考核和其它一些省站、国家总站对州站的质控考核。
  二是强化监测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在业务技术培训方面,今年7月至9月,州站举办了两次全州业务技术培训班,邀请湖北省站、江西省站、武汉市站业内知名专家对全州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共计150余人次开展质量管理及业务技术培训。今年5月,州站以水质监测扩项采购仪器设备为契机,组织仪器厂家到我站一对一进行辅导培训。今年7月,州站选派四名年轻业务骨干赴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学院参加环境监测业务技术培训,这也是州站自1978年建站以来,首次选派在职在岗的年轻业务骨干赴高校培训。今年8月,州站积极争取省站支持,克服各种困难,选派赵静、刘传东两位同志参加省站为期三个月的一对一培训。州站还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常规业务技术培训。在巩固培训成果和加强站内自学方面,州站规定外出培训人员必须给其他技术人员授课,符合要求后才能报销差旅费,同时规定每周五下午,站内在家技术人员组织业务学习和讨论,互相交流存在的问题。通过空前的培训力度和严格的学习要求,州站监测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监测能力明显增强。
  (三)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创新监测工作思路。通过在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方面的建章立制,同时创造平台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塑造,在全州环境监测系统掀起弘扬“监测精神”的热潮,极大的增强了单位凝聚力和职工工作主动性。
  一是深化环境监测管理,推进监测工作“有序化”。一年来,在机关管理中,州站严格按照已出台的规章制度,对请假及上下班考勤规范管理,坚持每天对职工上下班考勤及去向情况进行公布,月底汇总后通报;对每月重点工作坚持在每个月的例会进行安排部署,月中督办,月底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彻底摒弃了“庸、懒、散、软”的工作作风。在业务工作中,州站制定出台《恩施州环境监测质控考核工作方案》《恩施州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恩施州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监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程序文件,促使每项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强化“监测精神”,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州站组织全站职工参观“巴东红旗渠” 和“愚公路”, 实地徒步追寻中国绝壁天河精神和王光国同志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并将“绝壁天河精神”、“愚公精神”与州站环境监测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长期与穷山恶水、45摄氏度高温、100多米高的烟囱、极寒低温、剧毒恶臭等恶劣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中,长期坚守岗位铸就的可歌可泣的环境监测精神融合提炼,形成了新时期的环境监测精神。通过“监测精神”的提炼和学习,鼓励全州环境监测人在岗位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环境监测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加强信息发布和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州站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数据发布日益规范,监测数据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环境监测在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的地位逐渐提升。
  一是拓宽渠道发布环境监测信息。一年来,州站充分发挥各类监测报告的作用,积极拓宽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渠道,初步实现了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的规范化和定期化。定期向州委、州政府报送环境质量月报和全州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州站搭建了官方网站,设置了专门的地表水、饮用水、环境空气监测报告发布模块,还自筹资金建成恩施州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向社会公布地表水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同时为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州站积极与新闻媒体寻求合作,在《恩施日报》《恩施晚报》开辟专栏加强环境监测业务的宣传,每周在《恩施晚报》上对一周空气质量进行综述评价,在《恩施州广播电台》《恩施电视台》实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今年7月,在州委宣传部、外宣办的重视支持下,州站在恩施亚洲大酒店召开了恩施州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新闻发布会,对空气质量数据及监测情况进行解读,州内八家主流媒体参加,这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应该是首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信息发布,进一步扩大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监测数据成为地方政府防污治污的主要依据。12月11日,由州站和州气象台根据州城空气质量状况和今后几天的天气趋势,向恩施州城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首次提出启动州城重污染天气Ⅳ级应急响应,恩施州城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发布州城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的公告,通知相关单位、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颗粒物污染,从而改善了环境,保证完成省定全年300天优良天数的目标。
   (五)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及机关建设。按照省委、州委统一要求,在全站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全站职工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一名合格党员。认真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活动,组织返乡人员交流体会,写回乡感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开展领导班子廉政谈话,组织观看《毁于小节的悔恨人生》警示教育片,扎实开展系统内部廉政教育活动。认真开展第十七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和每月第一周星期一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准则》、《条例》,做遵规守矩党员。深入贯彻中央、省、州关于工作纪律和作风建设的要求、州纪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严肃机关上班工作纪律,强化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州站积极开展“六城”同创和“三万”活动,共投入3万元资金和20吨水泥支持“三万”驻点村饮水工程建设。
  目前州站环境监测工作和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全分析能力所需仪器设备,但是离《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中对西部地区二级监测站人员编制、人员结构、监测经费和监测用房等方面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较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州站环境监测仍然存在着技术装备能力不足,对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水平不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运行经费难以有效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州站作为全国二级站至今没有实现标准化建设达标。一是监测队伍严重缺编。州站现有人员编制15人,与国家建站人员编制标准配置70-80人的要求相比较,差距巨大。二是监测工作业务经费投入不足。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州站监测运行经费一直难以得到足额保障,严重制约了监测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三是监测用房面积均不达标。州站实验室及业务用房面积1300平方米,严重低于国家最低标准要求4000平方米/二级站(仅为实验室用房面积标准),实验室用房面积缺口达3500平方米。
  (二)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极端薄弱。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基本靠中央、省级能力建设资金支持,近年来重点支持了实验室及自动监测能力建设,但应急监测设备基本没有配备,州站应急能力非常薄弱。应急采样必需的快速定性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大量设备短缺,应急监测手段非常落后,无法满足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快速反应、快速组织、快速采样、快速分析、快速上报监测数据的要求。因此亟待上级预算和拨付环境应急监测所需资金,购置应急监测车辆和添置必备的应急监测设备。
  (三)环境自动监测预警能力仍需提高。一是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点位不够,不能完全反映全州县市城的环境空气质量。至2016年10月,州城恩施市有2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由国家总站直接运维,但2个站点不能完全反映州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二是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缓慢,监测参数偏少。全州现仅建有清江3套水质自动监测站,宣恩忠建河1套水质自动站,来凤酉水河1套、长江巴东2套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在建设中,但这些水质自动站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三、2017年工作思路
  (一)完成好各类监测任务。按照《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积极谋划建成统一、高效、权威的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高质量完成各类常规监测任务及临时安排的其他类监测任务,尽快抓好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为州委、州政府考核县市政府提供依据。
   (二)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及省厅、省站的大力支持,通过全方位培训大力提高监测站监测人员工作水平,完成水质109项监测能力每个项目至少有两个人持证全覆盖,形成水质109项的实际操作能力,力争完成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达标验收。逐步形成空气质量流动监测能力;组建相对稳定的应急监测队伍,完善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形成应急监测能力;实验室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人员编制达到国家标准。
   (三)完成落实好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一是按照《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和省环保厅的统一安排,落实好省级以上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的相关工作,并结合恩施州实际,落实明确好地方监测任务及职责。二是根据中央、省关于推进省以下监测机构垂直管理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恩施州实际理顺体制机制,完成好环境监测体制改革任务的落地。
   (四)提高监测成果运用能力。积极开展环保科研,对长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污染类型,从而对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技术层面的科学依据,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效率,探索开展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工作。以环境信息化为载体,加强信息网络在数据传输、信息发布、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应用,在环境监测系统实现监测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和宣传方式,将监测数据成果用市民看得懂、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加强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十三五”环境监测工作需求,加快培养新型人才,培养3-5名州内权威、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知名的专家。开展县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轮训,具备常规分析技术,满足辖区监测工作的需要。加强州站有机物、重金属、土壤、应急监测和水质全分析技术培训。定期开展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和应急监测演练活动,打造一支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环境监测队伍。
   (六)继续抓好党建及精神文明创建,推进机关各项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践行“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职业理念,坚决杜绝出现腐败问题。继续弘扬监测精神,以党建为抓手,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以工会、妇委会为组织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继续抓好综治、计生、档案、保密等各项工作,推进机关各项建设健康发展。
   
恩施州环境监测站       
 2016年12月30日